一、什么问题导致小孩肚子疼
1、蛔虫病
当环境改变或孩子发烧、腹泻、饥饿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时突然腹痛,孩子哭叫打滚、屈体弯腰、出冷汗、面色苍白,腹痛以肚脐周围最为严重。常伴有呕吐,甚至可吐出蛔虫。腹痛能自行缓解甚至消失。每次疼痛发作数分钟,可能隔天发作,也可能每天发作数次。
近年来有许多对症的新药,疗效很高,且副作用很少,如左旋咪唑、甲苯咪唑、四咪唑等,患蛔虫病的孩子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这类药物治疗。以预防为主,蔬菜要洗净煮熟,瓜果要洗净去皮,不喝生水,饭前便后要洗手。勤剪指甲
2、急性阑尾炎
开始时孩子感觉胃疼或肚脐周围疼,数小时后才转为右下腹部疼痛。用手按小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,孩子还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等症状,然后出现发烧,体温可升高达39℃左右。腹痛一般不太剧烈,但孩子常常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,如果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的话,他的哭闹也与平时不一样,会蜷缩着身体,并且出冷汗。哭闹如果超过3小时以上,家长应怀疑是否有患阑尾炎的可能。
小儿阑尾炎的发展较快,时间稍长有阑尾穿孔造成化脓性腹膜炎的可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,所以,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,应尽快送孩子去医院。
3、嵌顿疝
孩子阵发性哭闹、腹痛、腹胀和呕吐,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胀物,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。经医生治疗后,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发生。
由于小儿哭泣、咳嗽、大笑、打喷嚏、用力(比如解大便时)等原因引起腹压增加,从而使肠子进入腹股沟或阴囊进而造成腹痛。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。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,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而造成腹痛。必须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治疗。
4、小儿胃肠生长痛
有些孩子会莫名其妙地发生阵发性腹痛,多方检查又找不到原因,服治疗肠痉挛和驱虫的药也无效。其实,这种腹痛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医学上称为“小儿胃肠生长痛”。
二、小孩肚子疼吃什么食物好
1、小孩肚子疼饮食原则
1、小孩肚子疼时,适宜吃稀软、易于消化的食物,如粥、面条、青菜汤等,能减轻肠胃负担,缓解肚子疼。
2、不宜食用辛辣刺激和干硬、油炸之类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油条、炸鸡等,不利于病情恢复。
3、不宜食用生冷食物,如冰激凌、汽水、冷饮、凉菜等,以免加重寒性腹痛。
2、高良姜陈皮粥
原料:高粱姜25克,陈皮5克。
做法:将姜切片与陈皮煮米粥吃。
功效:祛寒止痛,主治寒冷腹痛。
3、姜枣茶
原料:生姜10克,大枣10枚。
做法:将生姜、大枣一起煎煮,最后加入饴糖进行调味,稍煮片刻即成。每日2次。
功效:可以益气散寒,温中补虚,适宜于小孩肚子疼。
4、荔枝姜皮饮
原料:荔枝核20克,生姜、陈皮各5克。
做法:荔枝核捣碎,与生姜、陈皮一同加水煎煮,给孩子饮用。
功效:行气散结,祛寒止痛。
5、羊肉枸杞粥
原料:枸杞子30克,羊肉100克,粳米100克。
做法:羊肉切碎,与枸杞子、粳米一同煮粥即可。
功效:温中补虚,缓急止疼。
三、孩子肚子痛不要随便用药
一、不能乱吃止疼药
孩子肚子疼时,有些家长往往给孩子吃止疼片,这样做很不妥,因为有些引起肚子疼的诱因在止疼后会被掩盖,造成严重后果。如阑尾炎造成的肚子疼如不及时诊治,造成穿孔会危及生命。
二、不能乱吃驱虫药
很多家长认为,孩子肚子疼是肚里有虫,只要吃点驱虫药就行了。杨建丽提醒家长,驱虫药不能乱吃,一年在秋冬交替时吃一次即可,驱虫药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。另外,给孩子驱虫,最好在孩子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。
三、家长不要太紧张
中牟县有一个孩子肚子疼,在当地的医院住了半个月,反而越治肚子越疼。普通的肚子疼,为什么这样难治?答案就在孩子家长身上。原来家长的表情比生病孩子的表情还痛苦。杨建丽告诉记者,家长的过度关心和痛苦会向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——病情很严重。这会让孩子精神紧张,肚子也会疼个不停。
四、小儿腹痛家庭护理要点
家庭护理要点
遇到小儿剧烈腹痛,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紧张,首要的`问题是先确认引起腹痛的原因,如果是肠痉挛发作引起的腹痛,可直抱宝宝或使其仰卧于父母的膝上,喂给适量温开水;让宝宝在保暖的条件下入睡。醒来即可恢复正常。腹痛剧烈时,可用温暖的手按摩孩子的腹部,腹部放置热水袋也可起到缓解作用。
此外,蛔虫引起的腹痛也可因腹部轻轻地按摩,蛔虫会变得安稳,从而使腹痛得到缓解或消失。但是,若腹痛是由于急性炎症、梗阻或肠套叠引起则不能采取按摩和热敷等方法处理。
哪种情况要急送医院
腹痛是一种急腹症,父母应慎重对待。凡是儿童腹痛出现以下情况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,立即送患儿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
1、腹痛剧烈但又找不出原因的。
2、儿童腹痛的同时伴有发热的。
3、婴儿腹痛后出现果酱样大便、柏油样大便或鲜红血便的。
4、孩子腹痛时触摸腹部有腹肌紧张、反跳痛或腹部摸到肿块的。
小孩子肚子痛,可能是消化不良造成肚子疼,也可能是受凉造成的。
分类: 医疗健康
问题描述:
五岁小孩,有时在喝水后或在吃饭后叫肚子痛,有一年多了,医院检查也正常,请问哪位朋友能告知为何?谢谢!
解析:
小儿经常肚子痛可由多种原因而致,要根据其腹痛的部位、程度、加重与减轻的诱因综合分析:1、若腹上区阵发性隐痛,食后加重伴轻度恶心食欲不振者,多为慢性胃炎所致。2、若食不洁食品后,致阵发性腹部疼痛恶心呕吐,吐后痛缓,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品,或泻粘液便者,多为食物中毒性腹泻。3、上腹偏右侧阵发性绞痛伴呕吐,呕吐出胆汁(即黄苦水)、蛔虫老,腹痛重,腹部体征多不明显,并随时可痛止如常人者,多为胆道蛔虫性腹痛。4、若以脐周围疼痛并无固定位置,有时可摸到肠管痉挛性包块或蛔虫条索状物,查口腔可出现蛔虫斑点者,多为肠蛔虫症。5、若右腹下区始则隐痛,渐加重伴发热,局部按压则加重者,多为阑尾炎。6、若每因寒冷及饮食不当,活动后而致腹部胀痛者多为肠痉挛而致。7、剧烈性腹痛伴呕吐,无大便及无气者,腹部可触及包块,外观可看到肠型者,多为肠梗阻、肠套叠。8、有些体征不明显,突然发作呈剧烈腹痛,又迅速缓解,时发时止,并有典型癫痫脑电图改变者,多为腹型癫痫。9、若脐部渐突拙,触之即疼,多为脐疝。10、若腹股沟处出现肿大包块,按之柔软、压痛或可向上托回者,多为腹股沟斜疝。
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腹痛的特点,分清功能性腹痛与器质性腹痛。若腹痛呈持续状态,体征较固定,哭闹异常表情烦躁,有逐渐加重趋势者,多属器质性病变,如肠梗阻、阑尾炎、腹膜炎。此类腹痛应尽早去医院诊治。若腹痛轻微或呈阵发性,并无明显压痛,腹部按之柔软,经过数小时观察,始终无加重,腹部无压痛、紧张、肿物或肠型,小儿较安静,多属功能性腹痛,如功能性肠痉挛、过敏性肠痉挛等。需要特别注重的是小儿急腹症,即腹部器质性病变有可能急需外科处理。其表现为绞痛,同时伴有腹胀、肠型或肿物、呕吐、便秘和肠鸣音亢进者,多为肠梗阻类病变;若腹痛呈持续性,同时存在全腹压痛、紧张、肠鸣音消失者,多为腹膜炎,应急速送医院治疗。
希望是你满意的答案,合作愉快!~~~
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肠痉挛,多见于学龄前儿童。
它的典型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腹痛,程度较轻,不伴有呕吐、腹泻、发热等症状,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,按压腹部无明显的压痛,几分钟之内会缓解。
还有一种常见的生理性腹痛是由便秘引起的,这种腹痛经常症状比较剧烈,但在排便后症状即可消失。
对于生理性腹痛,大多孩子会在几分钟内得到缓解,缓解后可正常的玩耍、活动、吃饭等,不受影响。
常见的病种有急性胃肠炎、肠系膜淋巴结炎、胃肠型感冒、消化不良等,该类腹痛的特点是程度多不剧烈,但可持续或反复。
内科性腹痛的孩子症状虽然持续存在,但不会持续性加重,相较于腹痛,其他症状通常更加明显,比如呕吐、腹泻、发热等。
常见的病种有急性阑尾炎、肠套叠、胆道穿孔、消化道穿孔、肠梗阻、卵巢扭转、胆道畸形、消化道畸形等。
1、炎,当腹腔器官有炎症时会出现疼痛,包括比较熟悉的胆囊炎、胰腺炎、溃疡病、阑尾炎、泌尿系炎症,所有的腹腔器官出现明显的炎症都可以引起疼痛。2、破或穿孔,比如胆道穿孔、肠道穿孔、胃穿孔,所有空腔器官有穿孔,在炎症基础上出现破裂穿到腹腔也可以引起弥漫性腹膜炎,可以造成疼痛。3、堵,特指梗阻一类,像管道系统、胆系、输尿管、肠道堵,堵的原因可以是结石或者肠道有粪石,都可以造成堵。长其他肿瘤也可以造成堵,如果不通就会疼,空腔器官的结石、肿瘤造成的梗阻性疼痛可能更剧烈。4、与血液通畅密切相关,会有血栓造成缺血性问题。
很多家长都在苦恼,孩子时不时就喊肚子痛,那么, 儿童 肚子痛是什么原因?宝宝肚子痛怎么办?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!
儿童肚子痛是什么原因
1、小儿胃肠生长痛
其实,这种腹痛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医学上称为“小儿胃肠生长痛”。
儿童胃肠生长痛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发作,每次疼痛时间较短,一般不超过10分钟。
2、蛔虫病
此类原因主要和宝宝的生长环境以及自身卫生有密切联系。
当环境改变或孩子发烧、腹泻、饥饿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时突然腹痛,孩子哭叫打滚、屈体弯腰、出冷汗、面色苍白,腹痛以肚脐周围最为严重。
3、慢性胃炎
常为反复阵发性腹痛,多无规律,以脐上及脐周痛为主,常同时伴有上腹部压痛、厌食、消瘦、呕吐、泛酸等典型表现。多数病儿有饮食不洁、饥饱不均或喜食生冷史。
儿童慢性胃炎尚无特效治疗 方法 ,对儿童慢性胃炎应以饮食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。除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,家长还可以从调整孩子日常的饮食入手。
4、急性阑尾炎
开始时孩子感觉胃疼或肚脐周围疼,数小时后才转为右下腹部疼痛。用手按儿童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,孩子还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等症状,然后出现发烧,体温可升高达39℃左右。
除了上述的现象以外,急性阑尾炎严重时还会伴随腹部剧烈疼痛等现象。
5、细菌性痢疾
常起病急骤,先有发烧达39℃甚至更高,大便次数增多,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,肚子里“咕噜”声增多,但腹胀不明显。
病儿脱水严重,皮肤弹性差,全身乏力。 本病以夏秋两季多发,主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细菌感染。
反复发作,腹痛可轻可重,严重时可令孩子持久哭叫、翻滚,肚子稍硬,间歇时整个腹部柔软,可伴有呕吐,吐后精神尚好。
6、嵌顿疝
孩子阵发性哭闹、腹痛、腹胀和呕吐,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胀物,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。经医生治疗后,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发生。
由于儿童哭泣、咳嗽、大笑、打喷嚏、用力(比如解大便时)等原因引起腹压增加,从而使肠子进入腹股沟或阴囊进而造成腹痛。
宝宝肚子痛怎么办?
1、饮食策略:适当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,减少喂哺剂量(对于吃得少的宝宝,只要宝宝想吃,就不要限制),减少食物种类,改变烹饪方法(如把鲜奶多煮沸几次,弃去上面的奶皮)等。
2、禁食疗法 : 对于单纯腹泻,大多不需要禁食。即使禁食,也不超过6~8个小时。禁食的结果,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,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。没有医生嘱咐,爸妈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。
3、补水方法 : 宝宝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,肠腔内的水分不但不能吸收,还会有大量的水析出,如果只喝白开水,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,还会出现喝水拉水现象。这时如果能口服补液盐(电解质),不但能吸收水分,还能吸收补充的电解质,起到止泻作用。
4、饮食疗法 : 食疗在治疗腹泻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,具体方法包括: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,都不要停止母乳喂养,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,并在喂奶前 30分钟到1个小时喝一杯温开水,稀释奶液。如果宝宝有脂肪泻,就尽量给宝宝吃前一部分的母乳。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较多的蛋白质,后一部分的母乳含较高的脂肪,不利于腹泻儿的消化。牛乳喂养的宝宝,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,如果腹泻前喂纯乳,腹泻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:1、3:1、2:1,还可把奶煮沸,去掉上面的奶皮,降低脂肪含量,成为脱脂奶。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疗法(但不适合4个月以前的宝宝),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,直到米粉变焦黄,每次取适量焦米粉,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;藕粉也可作为腹泻时的食物,把藕粉放入水中溶开,加适量糖煮沸后食用。
发表评论